发文单位:av片-av视频-性爱视频 | 成文日期:2025年06月30日 |
标 题:av片信息 关于开展2025年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评选工作的通知 | |
发文字号:桂教基教〔2025〕26号 |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1日 |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av片 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构建“八桂”系列研学精品课程(线路)服务体系,推动我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决定开展2025年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av片有关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决策部署,支持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研学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主题健康向上、特色优势突出、课程体系完善、育人效果明显的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精品线路,进一步丰富我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研学实践教育氛围,持续推进我区研学实践教育健康发展。
二、申报单位
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各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三、内容要求
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实践育人教育思想,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地域特色,形成“八桂”风格,充分挖掘、研究、整合广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红色的革命传统精神、壮美的八桂山川秀景、淳朴的地域乡风民俗、辉煌的社会发展成果等元素,有针对性地开发红色教育类、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课程。注重体现以广西区域内研学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开发有地域特色的线路,形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每门精品课程应根据各学龄段学生认知规律和研学实践教育目标,单独设计对应高、中、低段学生的3套方案。具体申报的研学精品课程(线路)类型如下:
(一)红色教育类。依托革命纪念设施、遗址资源,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不断挖掘和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在日常学习中发挥铸魂育人功能。
(二)自然类。依托自然景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等资源,开展以认识自然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将真实环境中考察所见与课堂所学内容建立联系、相互印证,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思维发展,让学生了解所处的空间环境,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进而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历史类。依托历史遗迹、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文艺展馆等资源,借助历史考证、社会调研、人文探究、文艺鉴赏等方法,开展红色教育、历史探究、文化传承等活动,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
(四)地理类。依托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通过自然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形式,探究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如读取地图信息、辨别户外方向、分析地形地貌、解释自然现象等,开展地理小课题研究,做到学以致用。
(五)科技类。依托科技馆、科技创新基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资源,通过参观、培训、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人文类。依托社会发展展馆、重大工程、大型公共设施、大型知名企业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探究当前我国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发展战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社会责任感等素养。
(七)体验类。依托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通过团队游戏、职业体验、军事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健康生活、勇于拼搏、团队合作等素养。
四、申报材料要求
(一)要素齐全完备。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一般包含课程名称(课程主题)、课程资源、学情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研学手册、安全保障和执行团队等内容。研学线路要形成完备的线路设计方案,一般包含线路名称(线路主题)、学情分析、线路资源、线路目标、线路内容、行程规划、研学手册、服务规划、安全保障等,注重课程和线路的落地实施,操作性强。
(二)主题鲜明准确。课程、线路名称要简洁凝练、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能依据地域文化资源和自身资源优势,体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主旨,体现课程、线路的核心价值要义。
(三)注重实施评价。明确课程组织实施的目标、路径、方法,日程安排合理,对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有周密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注重采用过程性数据记录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四)体现学科融合。申报课程和线路要与中小学校课程紧密结合,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特征显著,充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校内课程内容,科学设计综合性探究问题。以游戏化、体验式、任务驱动、探究性主题、多学科融合学习为主,变知识灌输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学习与实践相融合的研学课程和线路体系。
(五)实践成效显著。所申报课程内容、研学线路过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实施对象明确,已经落地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申报的课程和线路必须是已设计开发完成,并在各级教育部门认定的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中实施。精品课程的申报主体必须是基(营)地,可联合共同参与开发设计的学校或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申报。精品线路的申报主体必须是第三方服务机构,可联合基(营)地共同申报,研学线路的开发和设计必须体现2个(含)以上基(营)地参与内容衔接,线路上的基(营)地参与课程实施。已被av片信息 评为“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的课程(线路)不再申报。
五、申报要求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本次评选工作要求传达到辖区各级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和相关单位,认真组织申报。申报单位向所在地设区市教育局申报。
(二)申报单位对照《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评定标准》(附件2)、《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评定标准》(附件3),认真填报申报表,附上相关佐证材料,向所在地设区市教育局提交纸质版材料(一式2份)和电子版材料。
(三)申报单位必须填写承诺书(附件4)并提交。申报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或获得合法授权,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和任何法律纠纷,一经发现违规作品,将取消送评单位参评资格。
(四)各市教育局按《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评选申报名额分配表》(附件5)择优推荐申报单位,优先推荐红色教育类,于2025年9月30日前将推荐汇总表(附件6)及申报材料(同时发送电子版至邮箱)报我厅基础教育处。
联系人及电话:姜国安,0771—5815024。邮箱:gxywjy@126.com。地址: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69号2405室;邮编:530021。
附件:1.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评选申报表
2.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评定标准
3.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评定标准
4.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申报承诺书
5.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评选申报名额分配表
6.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推荐汇总表
av片-av视频-性爱视频
2025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联文件: